小陳是我30年前的同事,多虧她不嫌棄,
一直和疏於交友的我保持聯繫.
當年同事多年輕,日本老板也喜歡和大家打成一片,
吃喝玩鬧全年不休,
小陳娘家是坪林的茶農,還有個露營區,
每年總要去個幾次,
摘橘子,烤肉,游泳,捉蝦,乘竹筏,露營打麻將....
學攝影後,有次對她說:採茶的時候找我,
結果害她一直掛在心上.
上個月底,她說姐姐家有請人採茶,而且茶園較漂亮,
我剛從石卓晚歸回來,沒去.
這次是娘家的茶園較小,用機器採收.
從新店捷運站搭乘#923巴士,
這可是熱門路線,要提早排隊,因為不售站票.
小陳夫婦在坪林總站等我,
茶園還要往闊瀨方向.
多變的天氣,2分鐘之內,陽光乍現.
北勢溪的護魚計劃大成功,坪林街上商家賣吐司讓遊客餵魚,
沿河步道也規劃很好.
逛了一下昔日玩耍戲水的露營區,看見老外開車載著橡皮艇進來,
往上游處,開了不少家露營區,天空下著毛毛雨,
沒撞見泛舟的場面.
午餐過後,太陽出來了,機器採茶須三個人一起行動,
我聊勝於無的幫二姐採茶籽,
茶籽搾成茶油之前還有一堆工序,剝綠殼,剝種子的褐色皮,曬乾,榨油,
榨完油的茶籽粉,我在龍潭買$100/1公斤裝,
可作為清潔劑用,因為純天然,要注意發酵變臭.
又換了較低的這座茶園,茶樹種不同,製出的茶葉價位較高.
小陳老公開車帶我觀光,在山裡頭繞,他想幫我找人工採茶的場面,
天光不佳,偶見陽光灑上山頭.
山窪處是雪山隧道,光線不佳沒想多拍.
梯田以前是種稻,因為種茶效率較高就改為茶園了.
這裡是和平溪線的交點,有座廟.
居然真的碰上了人工採茶,
腰後用繩繫著塑膠圓凳,帶著竹簍,幾乎全是上了年紀的婦女.
會用手工採摘的茶葉大概都是用來競賽.
平日裡都是一壺茶,兩杯咖啡,
品質沒很講究,比較在意的是農藥,
小陳母親住在山裡一輩子,85歲皮膚光潔,仍在勞作.
向熟人買茶至少心安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