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說義大利有四大必遊都市,
永恆之都-羅馬; 浪漫之都-威尼斯,
文藝復興之都-佛羅倫斯; 和時尚之都-米蘭;
我對時尚沒興趣,所以再遊義大利依然把米蘭給略過.
佛羅倫斯參觀景點眾多,根據深度和廣度要求不同的時間和體力;
我們在Florece住兩晚,適逢周日與周一休館最多的日子,
在行程安排上頗費思量.(以下依時間順序)
9/07周日離開Siena,我們約好11am在Florence住處還車,
進入城區之前經過米開蘭基羅廣場,這是拍古城區全景的絕佳場所,
由右到左:聖十字(S.Croce)教堂,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(Doumo)和鐘樓(Giotto's Tower),
市政廳舊宮(Palazzo Vecchio)和鐘樓,亞諾(Arno)河上的老橋(Ponte Vecchio).
住宿在via Ricasoli與Duomo數步之遙,所以每天都經過數回,
可參考上一篇比較Orvieto,Siena和Florence三座Duomo的雷同處,
個人最愛的還是Orvieto Duomo.
Duomo和市政廳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以via Calzaioli相連,
Orsanmichele教堂在右側,
立方體的建築被稱為佛羅倫斯-哥德式建築,
上層為穀倉,下層教堂的拱門窗在1387年被封死,成為擺放聖人雕像的壁龕,
這些雕像可都出自文藝復興名家之手.
St. John the Baptist by Ghiberti 1414-1416
(希望沒弄混)
雕刻工匠的生活?
教堂內部參觀的重點-Orcagna哥德式祭壇 1349-1359
扭曲的拱柱和馬賽克鑲嵌畫明顯受到Siena工藝的影響.
書上說祭壇背面有知名雕刻-Death and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聖母升天圖,
只是現場並未注意到,印象中不可能走到背面吧?
與Orsanmichele教堂以天橋相連,很有特色的建築物.
Orsanmichele教堂免費參觀.
Piazza della Signoria,歷史及現今政治的中心;
堡壘般的建築是Medici家族的宮殿-Palazzo Vecchio始建於1299年,
當Cosimo I 16世紀移居Pitti (new) Palace後,才改稱為Vecchio (old) Palace,
右側涼亭建築是Loggia della Signoria (或稱Loggia dei Lanzi) 1376-82,
廣場及涼亭內滿立知名雕像.
佛羅倫斯宛若戶外美術館,如果時間不夠,要求不高,何妨看些免費的展覽?
廣場上的海神噴泉
在Piazza della Signoria旁邊的Piazzale degli Uffizi烏菲茲美術館廣場;
穿過拱門就是亞諾河畔,老橋所在不遠.
路邊牆上的雕刻
老橋旁歇腳午餐後,其他四人預約了烏菲茲美術館,
我和Lisa以前去過,改往參觀Brancacci Chapel,門票6歐,
始建於1268年的Church of S.Maria del Carmine,毀於1771年大火,
Brancacci Chapel是倖存的兩間chapel之一.
17世紀美麗的迴廊
最後的晚餐,仿作??
為這三面濕壁畫而來,
這是文藝復興重量級代表畫作之一.
作者為Masolino,繼之以弟子Masaccio,最後由Filippino Lippi完成.
Masaccio的繪畫張力難免讓人覺得青出於藍.
文藝復興時代的畫作開近代繪畫的先河,
從呆板,平面的宗教畫,進展到透視,景深,立體有背景.,
畫作中人物的表情很生動.
老城區依然有新藝術
傍晚外出晚餐時驚見夕陽紅光,立刻脫隊捨晚餐
快步往亞諾河畔,岸邊有晏宴會,河上有遊船,
夕陽餘暉在老橋的另一側.
勉強抓住餘輝的尾巴
9/07中秋節前夕的圓月
無心插柳的追拍黃昏夜景,愉快
Piazza della Repubblica
在New Market的金豬
8:30pm人潮匯集,小朋友们人手一隻燈籠,
這不是我們中國人元宵節的傳統?幾時西傳?
想起小時候摸黑玩燈籠的快樂時光,真替他們慶幸.
......................
9/08清晨沒依例外出漫步,總覺少了在小山城散步拍照的fu.
省略掉烏菲茲和Accademy美術館(以前去過),
至於Bargello, Museo Nazionale則是周一休館不得見,
囫圇吞棗藝術大餅,很容易消化不良,落個疲於奔命.
Piazza SS. Annunziata
Brunelleschi(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的創建者)所建立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廣場,
中央的雕像Ferdinand I of the Medici是Giambologna最後的作品,
Hospital of the Innocents則是歐洲第一個慈善機構,建於1421年.
廣場邊的通道
Church of Santissima Annunziata
玻璃有著徽印
居然遇到彌撒,不方便四處觀賞,躡手躡腳地溜出來.
Church and Museum of St. Mark
這次最期待的就是參觀Museum of St. Mark, 但是遇到周一休館,
這座博物館是為畫者修士Beato Angelico(1387-1455)所專設,
他認為繪畫是祈禱的一種形式,怎能不感動人心?
St.Mark教堂裡的雕像與畫作
Medici-Riccardi Palace (1440-60)
Church of San Lorenzo and the Medici Chapels
這是Medici家族專屬的教堂與墓室,
是第一座文藝復興教堂,由Brunelleschi在1419年所建,
最後由其弟子Manetti完成.
米開蘭基羅繼續內部的裝飾及圖書館,並未完成,
因Medici家族倒台而離開前往羅馬.
Mdicean Chapels 不但收費8歐,而且還有X光安檢.
Chapel of the Princes(始建於1604年)部分整修中,
圓頂(高52M)濕壁畫是1829年後加,描述創世紀(Creation)和最後的審判(Final Judgement)
Medici Chapels中最知名的New Sacristy,
由米開蘭基羅始建於1520年,直到1537年前往羅馬.
(米氏於1564年死於羅馬,遺體最後葬於佛羅倫斯的聖十字教堂.)
Michelangelo: Monuments to Lorenzo
雕刻上方為:Thinker沉思者,
下方為:Dusk and Dawn (黃昏與黎明)
Michelangelo: Monument to Giuliano Medici
男體(未完成)代表: Day
女體代表: Night
Michelangelo: Madonna and Child
左側聖人像是米氏追隨者所作,表情,肌理,手上筋脈更誇張些.
這件雕刻品我覺得很東方,
羊頭,花鳥(天鵝)和動態十足的龍?
被稱為Brunelleschi風格的迴廊
Church of San Lorenzo收費6歐,
主要是參觀米開蘭基羅的Laurentian Library
三層階梯通往圖書館
我對米開蘭基羅作品(雕刻,建築和繪畫)最深刻的印象: 方正不阿,
大器,有力度,卻沒過度的誇張.
氣質滿分的地球儀?
教堂另一知名景點是Donatello的木雕?講道壇,
只是讓人很生氣的用深色壓克力板圍起來,加上投幣1.5歐的轉門.
有教授帶著一群學生,用驚豔的口吻: 注意看那臉部和身體的質感....
我只看了修繕細部過程的影片.
最後參觀Duomo聖母百花大教堂,
教堂內部沒有裝飾,只單純的展現它的壯大,
它是僅次於梵蒂岡聖彼得,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世界第三大教堂.
聖母百花教堂由Arnolfo di Cambio在1296年動工,
以取代先前的St. Reparata教堂,
1302年Giotto取代去世的Arnolfo,直至1337年去世;
1357年Francesco Talenti和Giovanni di Lapr Ghini繼續工程,
1412年更名St. Reparata為S.Maria del Fiore,
直至Brunelleschi在1436年完成圓頂.
我在教堂的地下墓室買OPA聯票10歐,沒多花時間排隊,
但是排隊上教堂圓頂(cupola)卻排得海枯石爛,
接著一鼓作氣爬上114meters的圓頂(因為前面都是年輕人),
走了一個上午還沒吃午餐(上圖在圓頂中層,此時1:45pm),
斷腿啊,已經極力想避開旅行中的疲憊,仍是難免.
中層有很高的壓克力圍住,不易拍照,
但勉強可欣賞教堂美麗的大理石拼花地板,並體會教堂面積的廣大
和屋頂的濕壁畫:Final Judgement 1572-79
最初是螺旋梯到達中層,接著是直梯抵達室外的最上層,
Florence Duomo最偉大的就是Brunelleschi的大圓頂,
他研究古羅馬萬神殿Pantheon(第二世紀的偉大建築)的圓頂,
和在天文學家朋友的幫助計算下,創建了雙層圓頂的建造法.
從此之後,圓頂成為教堂的特徵.
爬上頂層戶外,可欣賞360度都市全景和遠方的山丘.
OPA聯票還包括爬對面這座Giotto's Bell-Tower喬托鐘塔,
比大教堂圓頂矮(84.75meters),據說視野更好,還可以欣賞大圓頂,
而且排隊的人較少,奈何力不從心只能放棄.
鐘樓由Giotto於1334年始建,1337年Giotto去世後,
由弟子Andrea Pisano續建上方兩層樓和美麗的直欞窗,
在1338年又由Talenti接替,並於1359年完成全體建築,
至於尖頂的建構是否是Giotto的原始設計,或是Talenti的變更設計,則無定論.
左上方山丘亞諾河的對岸為米開蘭基羅廣場,
這裡面對的是古城中心區.
圓頂的外層結構有著肋拱,
街道比起山城也整齊了些.
從圓頂下來,立刻回住處小歇,
終究心繫大教堂博物館Museo dell'Opera del Duomo,精品都保存在那裡,
再度出門,找到博物館,只見告示: 休館到2015年,
網上和買票時都不知此訊息,這個國家怎麼這樣??
受洗堂The Baptistry也被圍著整修中,
這座11世紀被但丁讚嘆為:美麗的聖約翰(奉獻給聖約翰),
找到入口,內部金光閃閃,13世紀的馬賽克鑲嵌畫圓頂.
這座受洗台應該是近年的複製品??
因為我1994年出版的導覽書上說: 曾為但丁施洗的受洗盤在1577年拆除,
碎片存於教堂博物館.
受洗堂有著三座青銅門:
南門: by Andrea Pisano 1330-1336
北門: by Lorenzo Ghiberti, 1402年經過徵選,打敗如Brunelleschi...等大師,1403-1424
第二座門: by Ghiberti 1425-1452
亦即知名的天堂之門(米開蘭基羅的讚語)
真累人的兩天,這就叫做重量級觀光城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