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拍完林初埤木棉花道,續往南北崙村,
彩繪村的概念,實在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.
南崙村在高架橋下,房舍多破敗,居住環境不佳,
這家婦人出門曬衣,見到拍照的我們,
很愉快得說:她家屋旁空地原本一片髒亂,現在整理成小公園.....
門上貼的紅紙:點亮台灣.
這戶彩繪很多元,
在以卡通,動漫角色為主的彩繪裡,這兩幅美女圖極出彩.
我極少拍人像,概念很差,有同學是將蝴蝶翅膀貼在麻豆背部,
我想最好是爬梯,伸手搆網"摘星".
老師同學在擺拍的時候,我和另位同學結伴去尋北崙村;
旅遊探秘的樂趣高於拍照,
若能兩者得兼,那就大美.
少見的中式圖案,毫不遜色.
卡通角色能激起溫暖的記憶.
地上的水溝蓋也有圖案.
童話故事絕對是幼年時代的最佳滋養.
對北崙村的圖案偏愛多些.
瞧瞧這地上的野花搭配得多好.
這是正港的茅房.
三根電線桿
真感謝善心人士對社區環境的改造,
下次要記得,拍照時口袋不能塞一堆東西.
...................
地名老師有說,但我忘了,
不是老年癡呆,是習性不愛死記.
蚵田夕照壁畫
曬烏魚子似乎是這裡的家庭產業.
為鴨掌去骨是代工,
曬番薯簽,曬高麗菜干是自家活.
這氣味實在....
同學說:魷魚羹的原料....
阿根廷進口,這只是魷魚的尾巴.
老師說可以拍星芒,只是日頭方向不對,
這家在巷底,是最大家的加工廠,聽說就要搬家了,
實在不適合存在住宅區的行業.
補破膜,整形,翻面曝曬,聽說約曬一周,
最後真空包裝,冷凍保存.
..............
最後一站: 小雅麥田,
來得正是時候,隔周就要收割了.
這間土房是地標.
停留時間很長,我又逛到別處了.
西斜的光線,帶著溫暖也帶著蒼茫,
新插秧的稻田映著系夕陽餘暉.
坐定下來,開始玩相機;
變換光圈和對焦點.
沒將腳架帶下車,卻玩起重複曝光,
累積失敗經驗....
小雅麥田真的頗適合拍照,
那階梯狀的線條....
走回遊覽車的路上,
今天也算看到落日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