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4444.JPG

參加自組團的行程,一車坐滿43人,多是朋友互邀,氣氛活潑.

2021-01-13 (周三)

車由台北出發,中午抵達旗山,吃完便當,下午一點從旗尾山一號登山口開走,

最後從三號登山口下山.

 

IMG_4362.JPG

從登山口開始就是一路攀繩,

和北部郊山的濕滑大不同,南部乾旱,是泥沙的乾滑,塵土飛揚.

 

IMG_4367.JPG

清晨出門8度,正午爬山22度,天清氣朗.

 

IMG_4375.JPG

IMG_4376.JPG

稜線上的風光,

 

IMG_4380.JPG

旗尾山是玉山山脈的尾稜,展望楠梓仙溪和美濃平原.

 

IMG_4542.JPG

IMG_4544.JPG

IMG_4547.JPG

IMG_4554.JPG

IMG_4560.JPG

途中隊友拍的照片

 

IMG_4561.JPG

抵達終點的拱門,後方有三角點和觀景亭

 

IMG_4562.JPG

三角點是一定要留照存證的.

 

IMG_4385.JPG

前方就是一路走來的稜線.

 

原本領隊預留四個小時,此團雖然人多又超愛拍照,

但是腳程算是相當整齊,

兩天行程都比領隊預計時間略短.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2021-01-14 (周四)

 

今日行程是柴山阿塱壹和西部海岸密境;

6點早餐,大約8點從西子灣捷運站附近的停車場出發.

 

IMG_4410.JPG

通過隧道,再穿過中山大學來到沙灘處.

總之和大名鼎鼎的南部阿塱壹(屏東和台東之間)無緣,

去年走了北部阿塱壹鼻頭角密境,這次是高雄柴山阿塱壹.

 

IMG_4412.JPG

IMG_4420.JPG

IMG_4429.JPG

IMG_4436.JPG

IMG_4441.JPG

IMG_4444.JPG

IMG_4567.JPG

碧海晴天實在適合拍照.

 

IMG_4452.JPG

照片依照時間順序,有時又鑽進林間.

 

IMG_4464.JPG

IMG_4465.JPG

IMG_4466.JPG

IMG_4472.JPG

IMG_4473.JPG

這種地形需要小心行走,腳踝很易扭來扭去,

千萬不能跌倒,石頭很尖銳.

 

IMG_4474.JPG

IMG_4479.JPG

IMG_4490.JPG

這張是我拍的,是以仙人掌為前景,帶出後方的海岸線

 

IMG_4576.JPG

和上圖相同的位置,隊友替我拍的.

 

IMG_4498.JPG

IMG_4501.JPG

IMG_4505.JPG

這裡稱為情人灣?又說前方岩石像什麼?

我缺乏想像力所以也記不住.

 

IMG_4510.JPG

 

IMG_4527.JPG

這裡被稱為一線天

 

IMG_4515.JPG

領隊控制時間的能力一流,連同盡興的拍照時間,

將近正午時分抵達山海宮吃便當.

 

IMG_4519.JPG

IMG_4521.JPG

午餐後繼續西海岸密境,

可想而知主要就是排隊拍照.

 

IMG_4526.JPG

百榕園

 

最後踢馬路回到西子灣捷運站附近的停車場,也有人搭公車回.

領隊很滿意,大家比預定的3點又略微提早.

 

後記: 去年大家窩在寶島,結果山難頻傳,

有個健身教練的例子,肌肉很大塊,攻頂後的陡下坡把他累癱,

不同的運動會使用不同的肌肉,

吳淡如接觸半馬後,發現光靠下半身的肌力是不夠的,

必須去健身房鍛鍊上半身肌肉.

說來我們鄒公團比較傾向於吃吃喝喝等來等去,

所以參加他團活動時就當成是成果驗收,

可能因為同時接觸郊山,太極拳和舞蹈,

強度雖然都很低但是加乘效果似乎不錯.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閑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