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醒來,猶躺在床上,聽到淅瀝小雨聲,
記得昨晨聽到的是鳥鳴;
原來一早最先啟動的是聽覺.
數息依舊難越十的大關,飄忽的思緒沒啥大事,
昨天想寫篇舞蹈班的blog,
腦中就飄著雞毛蒜皮的屑片.
生活要有儀式感?
上次翻閱了一本日本住持寫的"打掃禪"?
只要是有關打掃的文章,看著慚愧,但不足以讓我發奮;
想起兄弟姊仍擠住一起的幼青年時代,
家中有個不成文規矩,最晚到家的要洗碗,
看到堆疊的鍋碗瓢盆就寧可罷吃,
疼女兒的父親默默捲起袖子.
下床後是有些儀式的,
一定會喝杯加入牛奶的咖啡,接著分歧為或出門去學校操場打拳,
或留在家中先寫日記再聽音樂打拳(闢如今早).
客廳有個手提音響,很舊了,CD已故障,卡式帶勉強可聽,
我在等它壽終正寢.
今早換上林憶蓮的英文歌,比先前忽快忽慢的日本歌曲更適合打拳,
為什麼習慣在打拳時放音樂呢?
打拳時是依著呼吸而非音樂節奏的,
也不是一進家門就忙著開電視開音響的人.
放音樂還是有好處的,
會在打拳喝水休息的中間空檔和打拳結束後,
隨著節奏扭腰擺臀一下,
腰是軀幹的中軸,承上啟下太重要了.
蔡璧名老師說:
打拳時很清楚自己思緒跑到哪裡,因為本應全神貫注;
今早想到三位同學,兩位在50來歲的時候自殺身亡,
一位則是癌症病死.
想到自殺可能和昨天看了芥川龍之介的書有關,
他留給兒子們的遺書說:
(如果對生活太失望太痛苦?)可以選擇自殺,
但要注意不要像我一樣對他人造成痛苦.
我的兩位高中同學都是夫妻雙方高學歷,高薪的公教人員;
一位是么女,在校時是開心果,
一位是長女,很安靜,有回難得參加和男校生的郊遊,
她是騙父母到校自修,所以穿著制服,書包裡塞著便服來;
當時心想: 家教很嚴,幸虧我不須騙父母.
至於那位因癌病故的美女同學,是最相熟的一位,
很多青春的記憶和她相連,
下次再說吧,還有舞蹈班的話題.
後院的青楓歷經寒流紅得艷麗,枯葉很快的堆積,
趁著冬陽風弱之日加以焚燒,
右側金桔 (扁圓酸橘)掛滿枝頭已熟黃,
搬鋁梯,用園藝夾剪摘取一些,泡水喝,
上回在田中買的蜂蜜沒結晶,
更早些在紐西蘭和四川買的都有結晶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