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9882.JPG

桃山單攻之後改為一周一次的郊山,

鬆一口氣的感覺很好.

 

IMG_9885.JPG

2021-09-30

從冷水坑停車場直上七星公園,

芒花盛開,中秋節已過,秋老虎依舊熾人,

對著鄒公喊:已經苦了兩個月,不要太操了.(怕繼續直上七星東主峰);

嘿嘿,左拐進入林蔭步道 .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 

2021-10-07

從擎天崗往下走內雙溪古道, 平頂古圳登山口搭小18離開.

IMG_9930.JPG

IMG_9936.JPG

有人說:天開了,有人說:天合了.

 

IMG_9944.JPG

IMG_9947.JPG

IMG_9949.JPG

IMG_9961.JPG

內雙溪古道很美,非常多次的穿越溪谷,

溪谷地形多亂石,很需要專心腳下,先鋒隊友疾行如風,

停步拍照都有趕不上部隊的疑慮,

結果鄒公腳板痛了,上個月大屯西,南峰才拐到大腿筋...

 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2021-10-14

原本預定從平頂古圳登山口往上走到擎天崗,

只是連日大風雨....

 

IMG_9989.JPG

IMG_9992.JPG

IMG_9993.JPG

IMG_0002.JPG

IMG_0005.JPG

坪頂古圳步道

 

IMG_0006.JPG

看到這個荷蘭古道的路標時有點高興.

 

IMG_9980.PNG

因為上週走完內雙溪古道後,正巧有朋友走了

內雙溪古道上,荷蘭古道下的O型.走得相當哀怨.

 

IMG_0009.JPG

下起雨來,聽說今天要踢馬路往翠柏新村.

 

IMG_0010.JPG

轉捩點在此,鄒公問小花:牆上的路標寫什麼?

"往頂山"

鄒公遲疑一下,爬了上去,

擺脫踢馬路,我可樂了.

 

IMG_0059.PNG

當日軌跡圖,

從高度260米的坪頂古圳登山口->640米頂山溪山

->702米瑪蕃山->740米頂山西南峰->768米頂山

->862米石梯嶺->擎天崗

 

IMG_0020.JPG

IMG_0029.JPG

IMG_0034.JPG

IMG_0067.JPG

頂山溪山又稱頂山南峰

 

IMG_0037.JPG

經過牛棚

 

IMG_0039.JPG

IMG_0076.JPG

瑪蕃山多芒草

 

IMG_0045.JPG

IMG_0079.JPG

頂山西南峰

很神奇,踏上原始山路後基本上沒下雨.

 

IMG_0063.JPG

頂山

(國旗拿反了)

鄒公隊第一次來頂山,居然湊齊了陽明山十連峰

東:頂山,石梯嶺,竹篙山,七星東峰,七星主峰

西:大屯主峰,大屯南峰,大屯西峰,面天山,向天山.

 

IMG_0046.JPG

IMG_0051.JPG

IMG_0054.JPG

頂山之後是石塊步道

 

IMG_0057.JPG

擎天崗到了,

我們有沒有把鄒公逼得太厲害?

他老人家一周走三天.

 

IMG_0062.JPG

IMG_0068.PNG

(包含中壢來回交通)

原始山路濕滑泥濘,增加了一些難度.

 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在FB裡有個登山群組幾乎天天都有生動的訊息,

日前有位女士發了篇抱怨文,

PO了張尾椎骨折的X光片,

說自己在山屋和下山的隊伍中備受冷嘲熱諷,

她想請求直升機救援,被批評:又不是斷手斷腳,頭破血流,為何浪費國家資源?

證明忍痛下山造成二次傷害.

 

第二天被她形容一起下山,不斷貶低指教她的大哥發文了.

說這位女士是位退休大姊,獨行,跟每位山友都很能聊,

一路問後續馬比杉山?的行程,總之,她本想跟隨一位神人的腳步,

但被別人勸退,要她跟著這位大哥的隊伍一起下山,

下山途中不聽大哥勸告,一路說個不停,結果就摔傷了,

回到山屋她想請求支援,又被其他山友......

 

山友的留言就更熱鬧了,

有人還PO了一則新聞,有位同姓女士(應該就是女主角)

不久前獨攀奇萊山,距離登山口1.5公里?處報警請求支援,

警消說:應是力氣耗盡有點失溫現象,

並非報警所言:高山症呼吸不暢....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閑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