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居家防疫而延誤下來的行程,
第一天日月潭,第二天合歡山,第三天惠蓀農場,
總之和爬山團體出遊,每天都走不少的路.
我們住在清境附近,換小車上合歡山區,車程約需一小時,
早上先爬號稱最平坦的百岳-合歡主峰,這已是第三次登頂.
尚未照到陽光的山谷,鋪滿結晶的冰霜.
上次車停左側昆陽停車場,要斜坡往上走到中間的登山口,
這次車停右側武嶺,司機先生指點捷徑.
就是圖中央陡上的小徑,但是有隊友被其他小巴司機警告,
說是罰款5萬.
前幾天聽說這條台14線的合歡山區失火,
去年火災是因遊客抽菸亂丟菸蒂所致,
武嶺停車場到處可見菸蒂,
清潔工說:以前不是都賴陸客嗎....
陰影處的冰霜結晶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爬完主峰接著往北峰,
北峰是合歡群峰的最高峰3422米,
而且有別於其他群峰多柏油鋪路或者木階梯,
北峰維持著相當原始的路徑,
之前爬雪山東峰和桃山時,幾乎都要爬上3000米接近稜線時才有展望,
北峰登口就已2900多米,可說一路視野遼闊,
原路來回4公里,4小時之內可完成單攻,
實在是親民可喜的百岳.
車停小風口登山口,先發便當,
我怕吃冷飯冷菜,趁著溫熱在路邊停車場吃完大半,
剩下的飯盒也可交由司機處理.
11:18從登山口起登,天氣很舒適,僅穿著羊毛底層和刷毛外套,
防風雨外套全程在背包內未取出.
瞧瞧這0.1 -0.2K 僅僅100公尺內的美景,
杜鵑花樹,松/柏樹,玉山箭竹,
樹根,岩塊的山徑,多美好.
鄒公當然是找個風水寶地再吃便當,
鄒公和鄒嫂是全隊最晚攻頂的(有隊友抱憾中途放棄),
運動內衣外穿的辣妹,主動要求合影.
0.3K之後視野就蠻開闊,總之前方總有山頭,
山徑上總有人影.
前望岩塊山徑,石上有北峰路標箭頭,
後望是合歡群峰.
在裸露貧瘠的高山上,植物俯伏卻頑強地生長著.
這是Rose拍的玉山圓柏,多麼頑強的姿態.
0.7-0.8K開始有人坐下休息,也有人撤退了.
我是喜歡慢慢走,停步拍照就當成是休息,
也不太會去想到底還有多遠,還要走多久的人.
網路上有人說0.9-1.0K之間,有個鷹尖石是網美拍照點,
我倒是發現照片左方有株玉山圓柏長得真好真美,
至於右側的岩塊是否鷹尖石就不知了.
我看上遠處小小人影所站立的位置.
剛才看上的好像是這個位置,
朋友跨過樹叢站上去時,看起來是老鳥的山友喊:
小心走啊,這些樹有500年了;
在山裡常遇見愛護環境和有禮貌的山友,很欣慰.
下方應該就是鷹尖石吧
總之朋友在0.8-0.9K之間的路邊大石幫我拍了兩張,
這可就是拍照角度的照騙了.
這是我們的遊覽車主司機饅頭,能跟著我們爬百岳,
讓人坐他的車很安心.
有隊友以為微波反射板就是目的地....
整片玉山箭竹的山谷
北峰的路徑,前一公里陡峭石塊較難行,後半段則平坦易行.
群山環繞,午後雲層變化也快.
左側的小人影應該就是終點,沒幾步路了.
今年的第四座百岳
(雪山東峰,桃山,合歡主峰(二度),合歡北峰 ).
呵呵,人生真是難以預料.
有先行的隊友到了山頂才用餐,
左邊小人影是續往西峰的路徑.
通往西峰的前方層疊山脈好迷人.
下山時遇到兩位年輕人從西峰回來,
說是凌晨3-4點出發,走了將近12個小時,
看起來有一點鐵腿的樣子,不容易啊.
下山途中有一小段路起霧.
地圖上示"碧池",有人拍起來很像台灣的形狀,又被稱為台灣池,
我繞下山谷,路徑不清晰,作罷,實在沒有單闖的能耐.
今年4月末在小奇萊賞高山杜鵑,美不勝收,
希望明年仍有機會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