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有位同學在FB上分享了一段影片,
片頭的介紹詞是"台灣美女...留美碩士放棄高薪...在陝北教老農作畫..."
影片可能是對岸在去年製作的,
提到影片主角廖哲琳,現年34歲.
介紹詞有些熟悉,回憶湧上心頭,
竟然是2012-05-04前往大西北旅行時,在桃園機場相遇的女孩,
見她單身一人,穿著陳舊厚外套,(與當天氣溫不符,現在想來應該是為了節省行李空間)
身邊還有個塞爆的破登機箱;就主動和她搭訕起來.
結果在西安下機時,我"好心"的問起她當晚的食宿,
她在陝北的房東老蔣的兒子來接機,最後變成我們三人一起在回民街晚餐,
我又隨著他們在小蔣的姊夫家借住一宿.
女孩長得清秀,外觀比實際年齡年輕,2012年的當時也已30歲;
2011年她在旅行時經過陝北的窯洞民居,
對於當地的風土民情一見傾心,經過當地人老蔣的熱情邀約,
又結識了在當地作畫的教授?
回台後申請到"雲門流浪者計畫"一年的經費,
遇到她的當時,是二度踏進陝北偏鄉,準備成立畫家村?並在當地生活作畫.
在影片裡,我順便瀏覽了一下留言,
台灣最不缺的是酸民啊;
有人說: 影片質感很好,為何非要強調"台灣美女"呢?讓質感下降.
有人說: 台灣就很美啊,為何非要跑去大陸作畫?
有人說:她對得起高額的教育資源和雙親的期待嗎?
(哲琳是台大哲學系學士,美香檳大學哲學碩士)
有人說:口音不像台灣人,被同化了.
昨天看到Michelle的格文,
提到要批評別人時,當想想別人可能未能擁有你優越的條件;
我覺得更大的問題是半瓶水響叮噹,外行批評內行;
哲琳有長相,有學識,有浪跡天涯的膽識,有能力申請到經費,
能抓住機會,落實想法於生活,
34歲能被專文影片介紹,批評者啊,你又如何?
隔天和同事們聚餐,"以紙藝雕成若涵", 竟然是久未見面美女同事的女兒,
網路上也有介紹,標題多為"台大氣質美女",
我比較好奇,母親對第一志願選師大附中,又以榜首進台大農推系的女兒,
當女兒說想要嘗試紙雕時,她的反應;
"我相信她能找到自己的路"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