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攝影學習之路,一如人生中的其他活動,
沒什麼計畫,只是順勢而行.
去年(2012)從大西北旅遊回來,
有些感歎,超讚的景觀,人文,
自己全Auto的攝影功力,似乎辜負了它們.
退休後搬來中壢已三年,一直沒能在地化,
七月末就近參加了攝影學會的初階班,
學得不太認真,逢雨缺課(不便騎腳踏車),
外拍與同時開始的太極拳學習撞期時,以太極拳優先.
攝影是我旅行的附屬,
可能將重死人的單眼器材裝進背包嗎?
7-10月混完了初階課程,
今年3-7月的進階課程,態度認真起來,
太極拳治好膝痛的舊疾,增強的體能,讓單眼跟著旅行的可能性加高.
原本學會開的P.S數位編修初階班和澳洲行撞期,
哪知延後了,好像讓我沒有推託的理由,
對於P.S.課程是很猶疑的,後修,合成,創作...離我很遠,
連正經的拍照,選照片都還不知所以然......
我喜歡沒壓力,穩紮穩打的學習方式,
總之老師說PS一定要學,那就學吧.
用荷葉作框景,對著天空拍,過曝,
先降低曝光,花朵才能與白色天空區隔,方便快速選取,
調整花朵曝光後,反轉選取天空亮部,
圖層填滿漸層色.
-----
下次再試換個天空的方法
這就是把榴槤拍成芭樂的範例,今年5月底在雪梨,
只拍了JEPG檔
第一張用Camera Raw調色階,
第二張用調整圖層曲線先調出暗部,再用遮色片漸層拉暗天空,
第三張用所謂的風景三明治修圖法,
先選亮部,copy亮部圖層,再反轉選暗部,copy暗部圖層,
暗部用混合圖層的濾色修,亮部用柔光修,
銳利化,平面化,存檔.
再來個榴槤變芭樂的悲慘範例,
第一張原圖JPEG檔,其實天空已過曝,不足以表現實景的絢麗.
第二張Camera Raw
第三張曲線+漸層
第四張三明治
今年8月在六十石山日出高反差
過曝的照片已無細節,無解,
用曲線和漸層,以及三明治的救法.
用兩張疊圖的數位黑卡,
山崚交接處有疊圖痕跡.
兩張疊圖的HDR方式,
比相機內建的HDR更生硬.
結論:
1) 黑卡實在是台灣之光,一定得練一下基本功.
2) 漸層鏡是風光攝影必備品.
3) 根據上述修圖方式,數位黑卡似乎效果最佳,所以遇到大景要包圍曝光.
4) 絕對避免曝光過度,用三明治的修圖法,麻煩一些,但是畫質較好.
5) 曝光,對焦,構圖是基本功,學習要循序漸進,不可本末倒置,否則欲速反不達.
---------------
附註: 攝影生手的心得,僅供自己參考.
九月P.S.初階終於上完了,本想等明年上閃燈人像吧,
哪知學會又開了精進班,星空,生態 ,閃燈,
那就一鼓作氣,繼續上課吧,